污漬的處理是洗衣服務業的重要課題,為實現安全有效地去漬,必須正確地識別衣物質料,恰如其分地判斷污漬的種類,有針對性地選擇去漬材料,合理地運用各種去漬工藝手段。除此之外,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。
1、去漬效果如何取決于去漬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巧。去漬應在不破壞織物結構、不改變織物表面狀態,并盡可能地減少衣物脫色的前提下進行。
棉、麻制品和醋酸纖維織物應慎用酸性去漬劑;絲、毛織物須慎用堿性去漬劑和含氯漂白劑;質料高檔的絲、毛織物不可用力強刷或強擦,以免織物表面起球或并絲;對色牢度稽查的真絲織物須慎重進行局部去漬,盡力避免造成局部脫色。
2、曲子操作應由淺入深、由邊緣向中間推進、一點一點地逐步去除,切不可操之過急,造成污漬擴散和二次污染。特別是去除某些色素漬時,切勿用水去除浮色。應先采用適宜的去漬劑慢慢使污漬溶解,并配以棉球或毛巾吸附已溶解的污漬。待吸附污漬的棉球或毛巾不著色時,再配以刷、揉、搓、刮等物理機械作用,以盡可能將污漬色地去除干凈。
3、氧化劑、還原劑是去漬時不可或缺的重要化學藥劑,應用時須依據織物質料“對癥下藥”,若用法不當,極易導致衣物質料和顏色受損。
4、去漬過程中要適當控制去漬劑的濃度、操作溫度和時間,盡力避免去漬材料可能對織物造成的損害。污漬去除后,應盡量清洗干凈,必要時可用淡酸或淡堿溶液進行中和處理,以徹底去除殘留在衣物上的去漬劑。例如去除棉、麻纖維織物上的銹漬后,需采用淡氨水對衣物污漬進行中和處理,以徹底清除殘留在衣物上的強酸性去漬材料。